省部级创新团队

先进材料加工过程组织控制及数值模拟团队

(负责人:任慧平、金自力)

本团队2013年入选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优势资源高性能金属材料研究与开发”产业创新人才团队,由于团队在科研成果及成果转化上取得的重大贡献,2017年及2019年连续两次获得滚动支持。本团队聚焦高质量发展,围绕高端金属材料市场、企业科技进步与产品开发需求,注重基础理论研究、关键和共性技术开发,形成三个研究领域。

研究领域:

1基于白云鄂博矿铌、钛及稀土资源高效利用的基础研究及技术开发

基于白云鄂博矿伴共生矿稀土资源在钢材制备过程中传承规律,开展稀土直接合金化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研究;研究稀土在钢铁材料中的作用机理;开展白云鄂博尾矿稀土及铌资源制备复合稀土-铌钛铁合金理论与技术研究,低品位铌钛合金在钢材生产中应用的关键技术研究,实现白云鄂博矿铌钛资源高效综合利用。

2金属材料组织精细化控制与产品质量集成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针对高强韧性钢铁、铝及镁合金结构材料、高牌号电工钢、军民两用高强韧性合金钢、模具钢及贫铀合金等金属材料,进行应用基础研究及关键技术开发,服务地区及国家经济与国防建设需求。

3金属材料的界面结构、腐蚀机理及组织控制理论

基于晶体学理论开发相关软件,并结合先进表征技术和手段,开展金属材料及合金表面改性与腐蚀防护的基础理论及应用技术研究。

团队组成:

1.基本情况

本团队为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创新团队,固定科研人员19人,由冶金、材料及加工多学科人员组成,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5人,讲师6人;在读博士研究生5人,硕士研究生40余人。团队拥有内蒙古草原英才3名、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5名及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青年科技领军人才1名。

2.团队负责人

任慧平教授,男,1963年6月生,现任bv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内蒙古自治区新金属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内蒙古自治区新材料技术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长期从事白云鄂博矿优势资源高性能金属材料相关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应用。先后获内蒙古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内蒙古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内蒙古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获得发明专利8项。近年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70多篇,其中SCI、EI收录1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7部。

金自力教授,男,1963年10月生,1991年1月获得北京科技大学压力加工工学硕士学位,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防科工委材料科学领域国防项目数据库专家,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内蒙古核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核学会理事。2015年 金自力 获得自治区第五批“草原英才”和包头市第一批“鹿城英才”称号。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三等奖一项。获得中国体视学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获得专利5项,发表论文80余篇。

3.重要成员

董方,男,1964年10月生,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1995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专业,获得硕士学位。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成果奖励。负责、参加国家、企业各类科研课题20多项,发表译著、著作4部。

赵莉萍,女,1964年3月生,硕士,教授,伟德BETVlCTOR1946教授委员会委员,2017年评为内蒙古自治区“教学名师”。1985年本科毕业于原包头钢铁学院;1989年9月至1992年7月在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专业读硕士研究生。

李涛,女,1974年11月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伟德BETVlCTOR1946副经理兼教授委员会办公室主任。1996年本科毕业于包头钢铁学院,2003年获贵州工业大学硕士学位,2010年获北京科技大学博士学位。

计云萍,女,1972年12月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2012年入选包头市“5512工程”中青年骨干人才,2017年入选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2018年获包头市“三八红旗手”。2019年获上海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博士学位。

王海燕,女,1975年5月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内蒙古自治区第九批草原英才,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包头市5512工程中青年骨干人才,2017.6在北京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

吴忠旺,男,1979年7月生,博士,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2012年钢铁研究总院博士毕业,2014年钢铁研究总院博士后流动站出站。负责、参加国家、企业各类科研课题1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编写教材1部,授权发明专利1项

方琪,女,1981年2月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内蒙古自治区321人才,包头市5512工程人才,包头市鹿城英才三批次人才。2009年1月在东北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科研项目:

目前团队承担的国家自然基金4项,内蒙古自治区重大专项2项,校企合作项目4项,内蒙古自然基金8项。近几年已经完成国家自然基金、内蒙古科技引导项目、内蒙古自然基金及校企合作项目10余项。在研经费约1000万元,累计科研经费约1500万元。

科研成果:

1.获奖:获得内蒙古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1项,获中国体视学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内蒙古2019年专著《固态相变原理新论》获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1项,内蒙古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2.发明专利:获得发明专利8项。

3.论文:400余篇,其中SCI 115篇、EI 110篇、CPCI-S 50篇。

4.专著:5部。

5.成果转化应用

经过团队成员多年的共同努力,在稀土微合金化洁净钢冶炼、稀土加入技术、组织控制技术及特殊合金制品组织控制理论与技术等方面获得重大突破,有五项科研成果实现了产业化应用。

与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合作,3项科研成果实现了产业化应用,其中两项成果“BT700热轧高强板”和“BT250P冷轧高强冲压钢板”的开发,填补了包钢在采用控制轧制与控制冷却传统工艺、热轧+酸轧+连续退火生产工艺,生产高强钢板方面的空白,“BT700热轧高强板”年产值约5亿元。

与中核北方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的两项科技攻关项目,解决了产品生产和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难题,为某国防产品的生产和研发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和理论指导,国防产品在材料定型及工艺控制方面起到了整体推进作用。

上一条: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团队
下一条:高技术陶瓷与稀土资源高值化利用创新人才团队

关闭